【閱讀時光】先別急著吃棉花糖


書名: 先別急著吃棉花糖


作者: 喬辛··波沙達 & 愛倫·辛格

出版商: 方智出版社

出版日期: 200604 

書摘作者: 蔣竣植

知識就是力量,知識拿來用才會變成力量。將理論運用在實務上若能成功,才能算是真的「學到」,而結果就是「得到」。

棉花糖的實驗

要孩子拒絕糖果的誘惑何其難,縱使之後會累積有兩顆又怎樣呢?其實這如同現今年輕人對「及時行樂」與「延遲享樂」之間價值觀的差異。過與不及之間有著許多彈性的空間,而這空間就是我們要透過學習及過往經驗的累積才能體會的吧!

成功的人不會急著吃棉花糖

物質慾望相信每個人都有,但當擁有這項「物質」的背後,是用了多少時間、花了多少錢才達到?是否真的值得擁有該「物質」?這如同我們的購物慾望一般,所以才會有專家建議在網路購物時,試著將商品放入購物車三天後再決定是否購買,而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會將該商品刪除,畢竟衝動之下所做的決定往往是會後悔的。

練習如何不吃棉花糖

教育孩子也是一樣的道理,直接的打罵教育,或許會有立即的效果,而就孩子的角度可能覺得已受懲罰,而做錯的那件事是否有深刻的反省,那就有待商確了!我們無法控制別人的行為,但我們能控制自己的行為,透過對事情的處理及反應,進而對下一代造成正面的影響,所謂說服別人的力量,就是成功的力量。

成功的人怎麼吃棉花糖

成功的人願意做一般人不願意做的事,例如球星願意比一般球員提早數小時赴球場練習、作家願意比一般人早起數小時開始寫作等,只要願意爭取時間及早作準備,成功指日可待。亡羊補牢猶未晚,只要願意從現在開始改變,未來有機會變得與現在不一樣。

為何總是覺得存不到錢?許多習以為常的頻繁支出,或許正是浪費的關鍵,例如:每天一杯咖啡、兩天抽一包煙、天天都有下午茶點心等。

越來越多棉花糖

書中有一段話值得我們學習:「一個人金錢上的成功,有20%是因為技能、天份、知識,但有80%是因為好的人際手腕,還有是否能與他人保持良好的關係,贏得別人的信賴與尊重。」與其去認識有影響力的人,不如努力讓自己成為影響力中心,廣結善緣幫助他人,自然會有許多人被你吸引過來,進而共事以達到目標。

目標+熱情+行動=平靜

目標:
所有理財行為在開始之前都該設定一個目標去追尋,畢竟有了目標才能知道方向,該如何開始且從何開始。

熱情:
這是在執行前的必要元素,有了熱情才有動力,有了熱情才會堅持到底,不畏過程中的艱難。

行動:
執行力是成功與否的關鍵,若沒有開始行動,一切的規劃都只是空談、紙上談兵罷了。

平靜:
若能依循上述的三點要求,相信達成目標、成功的機會能提升不少,因這樣而完成夢想,能讓心靈更為平靜。

棉花糖計畫的六個步驟
  1. 需要做哪些改變讓你停止吃棉花糖?
  2. 需要做什麼改變才能有效進步?
  3. 找出五個主要目標,並寫下要怎麼做才能達成
  4. 寫下你的計畫
  5. 如何執行且何時執行才能達成目標?
  6. 永不放棄的毅力。

看到這,趕緊放下手邊的「棉花糖」,設定一個目標,開始行動吧!

【閱讀時光】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


書名: 做自己的人生財務長


作者: 道格拉斯.麥考米克 (Douglas P.McCormick)

出版商: 采實文化

出版日期: 201807 

書摘作者: 蔣竣植

隨著時代變遷及科技進步,長輩對於未來出社會時工作及生活的經驗談,似乎開始無法適用,無論是AI導致工作型態的變化、網路讓生活模式的改變、甚至是電子付款制度的產生。但無論環境如何變化,試著拿回個人或家庭的財務主導權,學著讓自己成為生活上的老闆(不需要真的創業),進而讓生活掌握在自己手裡。



「勞動力」極大化


教育
這是讓未來能夠找到理想工作的「基礎」步驟,從教育中學習專業知識及技能,進而選擇適合的工作並提升薪資收入。但學費從哪來?雖然可選擇從「學貸」來支付,但透過「借貸」的方式來完成教育,所選擇的學校、科系,在未來是否能轉化成「經濟效益」?或只是透過借貸的方式取得一張文憑? 只要願意多思考一些,相信就能評估這筆「借貸」是否值得。

專業的通才
縱使有了專業的知識或技術做為工作上的後盾,但科技變化之快,目前的專業在未來很有可能隨時被取代,因此試著增加目前工作上的「廣度」,打造職場的「個人品牌」,例如讓公司的管理、財務、行銷等工作內容,都有自己能發揮的空間,不僅能降低被淘汰的機會,也同時能增加收入的機會。

用投資思維決定職涯
在決定加入哪間公司時,先評估公司未來的前景,再決定是否加入,其實是有些困難,畢竟公司未來成長性、營運方向等,不是區區一個員工能掌握。但可試著從薪資結構來評估,一檔投資工具若連續3~5年均無成長(獲利),相信你不會一直持有它。相同的道理,若一間公司連續3~5年讓你的薪資均無成長,你似乎可以考慮轉換跑道(但若是員工本身並無值得加薪的理由除外)

該不該買保險?
因保險而受惠的人,相信保險的重要性;而擅於投資的人,會覺得靠著所累積的資產,就能抵擋未來可能的人身風險。而畢竟大部分的人主要收入來源為「勞力所得」,其中最關鍵的就是「人」,因此保險的存在,就是保障這個「人」未來的可能風險。

「金融資產」極大化

管「理財」務的功能
理財絕不等於投資,而投資僅不過是理財的其中一環罷了。本書提到管理財務有數個功能,學習如何能降低收入中斷時的影響、生活支出的檢討(究竟是消費或是浪費)、投資效益的評估(停利或停損的勇氣)、退休金的規劃(是否有機會能如期退休)、資產保全及傳承安排等。

何謂「資產配置」?
不同的理財工具有著不同的預期報酬率,思考該如何選擇各理財工具間的配置流程如下:

1.      目前可運用的資金
2.      希望能達到的目標金額
3.      投資時間的長短
4.      依不同報酬率的理財工具選擇配置

而投資工具的選擇,還有幾點需要留意:

1.      報酬率
2.      波動性 (一般預期報酬越高,波動就越大,是否能夠承受相關波動)
3.      變現性 (萬一臨時需要用錢時,是否容易變現使用)
4.      通貨膨脹
5.      相關稅率
6.      相關費用

打造財務儀表板

當你開始想要認真管理自己的財務時,總要有些工具來輔佐,以確認執行的方向是否正確、距離目標達成還有多久、財務風險是否有效降低等。

基礎工具 - 收入支出表
可藉此工具了解財務基本狀況,約可抓出近八成的生活財務問題。

進階工具 - 資產負債表
可藉此工具了解相關財務目標是否在進度上,是否需要再行調整等。

而書中有幾個指標數字,有助於更清楚發現財務狀況是否健康,例如:

l   盈餘率 每月結餘/每月收入
l   現金帳戶
l   急用金使用月數 = 現金帳戶/每月總支出
l   淨債務 = 債務總額現金帳戶

管理退休資產

以台灣為例,退休時有三筆資金可供運用:

1.      社會福利 (例如勞保、軍保、公保等)
2.      企業福利 (例如勞退­、退撫基金等)
3.      個人準備

依目前政府的財務結構,「個人準備」的比例勢必要逐漸拉高,才能有效彌補未來退休的生活缺口。而由於逐漸步入高齡化的社會,「長壽風險」也需視為規畫的重點因素,例如進入退休後,資產配置若偏相對保守,是否夠支付可能長達20~30年的退休生活;另由於醫療的進步,若被迫遇到需要長期照顧,相關的費用是否能透過長照保險的規畫得以轉嫁。

如何有效財務傳承

書中有幾項建議可供參考

1.      建立一份有效的遺囑
2.      預先做好失能規畫
3.      提早擬定贈與相關規畫
4.      信託
5.      將保險計畫整合到遺產計畫中

而上述的建議都只是上一代資金「傳」的部分,下一代是否能有效運用這些資金的 「承」,就需要靠每一代持續學習管理財務,才能讓財務長長久久的流傳下去,打破「富不過三代」的魔咒。